近日,awc万象城体育张群老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鲍莫尔成本病再考察——基于开放经济与产业关联的视角”在《管理世界》2025年第5期正式发表。
论文简介:服务业成本病是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表现为服务价格的不断上升和服务业部门的持续扩张,并引致经济增长的“失速”。当前成本病的相关研究往往在封闭经济的假设下展开分析,而忽视了国际贸易对于成本病的影响。在过去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生产环节,并实现了制造业部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这一过程对中国劳动力的行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正在以制度型开放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以此实现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
本文创新性地将经典的成本病模型和李嘉图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包含多国多行业的一般均衡模型,在体现成本病特征的同时突出了比较优势的作用,从而在一个包含国际贸易的框架内分析行业生产率进步与劳动力行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构建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简化模型证明了国际贸易、投入-产出关联、服务进口贸易自由化和服务业生产率进步对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利用所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和OECD-ICIO的数据估计了中国多年多行业的生产率变化和贸易成本变化,并在简化模型和完整模型中代入以上数据,进而采用量化模型的方法就国际贸易等因素对中国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估计。模型和量化估计的结果均显示,在封闭经济假设下,中国当前的服务业生产率进步速度无法有效地克服成本病,而国际贸易能够逆转中国劳动力向停滞部门集中的趋势,投入-产出关联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停滞部门的劳动力规模增长,但不具备完全的逆转效应。与此同时,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进步速度相对制造业而言仍是滞后的,在开放国际贸易的情形下,服务业的生产率进步导致了劳动力向服务业的集中,但这一过程并不会降低整体经济的增速,而服务进口贸易自由化同样能够起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本文的结论显示,自由的贸易环境能够充分发挥一国的比较优势,扩大各国优势行业的国际需求,从而帮助各国利用自身的生产率进步优化劳动力的行业结构,以此克服成本病的不利影响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投入-产出关联的强化也能够起到优化劳动力行业结构的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推动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张与多元化国际市场开拓,依托自由贸易协定持续推动生产率优势行业的出口关税削减进程,以弥补供求缺口为导向扩大优质服务进口,并同步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此实现劳动力结构的持续优化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成本病理论与国际贸易模型相结合,并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的实践经验验证了国际贸易对成本病的缓解作用。
作者简介:
张群,东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awc万象城体育awc万象城体育准聘制副教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统计研究》、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